4月14日下午14:00,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系列主题学术沙龙四月第2讲、第3讲在健康大厦二楼大厅举行。本次活动特邀美国伊萨卡大学关红卫教授和西北大学魏岱旭教授为师生们带来了精彩的学术分享。沙龙由医学院副院长/研究所副所长丁海丽教授主持,医学院青年教师及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关红卫教授的讲座以《运动是良药—“多少”合适》为主题。报告伊始,关教授结合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向师生们介绍了伊萨卡学院健康促进与体育教育系的特色专业,为我院相关专业师生的出国交流、实习等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随后,关教授详细介绍了“运动是良药”这一理念在我国的提出及发展历程,以及运动处方的评价指标。报告中,关教授强调了制定运动/训练处方时应多加关注处方对象的运动习惯/运动史、体适能初始水平及运动模式的特异性,建议循序渐进地调整运动量。此外,他指出科研人员需在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桥梁沟通方面下功夫,以提高运动指导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魏岱旭教授的讲座以《多学科的思维碰撞:医用材料的生物合成及在医药保健领域的应用》为主题。报告中,魏教授介绍了生物材料及合成生物学在多个领域的前沿应用,如骨组织工程、皮肤组织工程、肠道微生态健康以及极端医学环境等领域,着重介绍了天然生物聚酯开放式多孔微球的多功能设计及其在骨骼损伤修复和功能再造中的作用,生动地展示了纳米纤维、水凝胶、微针在医疗美容中的应用以及纳米微塑料与肠道微生态健康的最新科研成果,还分享了天然聚酯材料降解产物3HB的抗骨质疏松功能及其应用。最后,魏教授提出了生物材料和合成生物学在运动科学与康复中的研究设想,希望在运动生物力学和老年科学等方向与我校开展多学科合作,引领“新”康复学科的思维模式,推动康复学科的发展。
两场讲座的内容丰富有趣、亮点纷呈,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积极互动,思维火花不断碰撞。丁海丽教授对两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研究所将继续以此为平台,邀请更多专家学者、优秀博士生等进行学术分享,促进学术对话,为医学院师生打造一个开放性、创新性的交流平台。感谢各位青年教师及博、硕士研究生的积极参与!
供稿单位: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
撰稿人:王力
通讯员:王坤
审核人:丁海丽